我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1-16浏览次数:154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2014年我院应届本科毕业生947人,其中社会工作专业59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238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71人,行政管理专业344人,社会学专业37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93人。针对我院专业的特点,毕业生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为鼓励毕业生尽快就业,我院制定了一系列就业指导方案,至2014年9月我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95.03%。现将我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情况

2014届毕业生升学就业情况见表

序号

用人单位类型

人数

备注

1

国家机关

25

包括各地市、县、乡

2

党群系统

5

包括地市、县、乡

3

政法系统及部队

4

 

4

社会团体

10

 

5

教育系统

10

包括各类学校和教育部门

6

事业单位

14

 

7

国有企业

100

包括中央、各地市县乡

8

非国有企业

657

包括集体、有限、股份、私营等各类企业

9

升学出国

75

 

合计

900

 

    

二、就业形势特点综述

1、就业环境较以往严峻

2014年,我院毕业生人数达到历史新高,但相比前一年,就业岗位并没有实现同比增长,迅猛增长的毕业生群体给就业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显现。我院毕业生基本上属于文科专业,仍然处于文科专业“供大于求”的境地。

2、春季毕业生求职遭遇“时间错位”

由于政策的原因,春季毕业生求职同公务员考试、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等活动均有不同程度的“时间错位”,对大多数用人单位而言,春季毕业生的求职期限又明显更短,因此导致毕业生错过了很多就业机会。

3、就业形式更加灵活

随着企业用人机制的灵活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呈多样化发展。除了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明确表达就业意向外,还有灵活就业、自由职业以及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形式。2014年,我院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0%,这反映出毕业生就业形式日益灵活化的发展的趋向。

4、就业素质日益重要

尽管整体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但对于专业对口、综合素质优秀、个人能力突出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还是青睐有加,争相聘用的。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时要珍惜时间,学好专业知识,争取全面发展,早作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取向,努力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以在就业过程中取得优势。

三、未就业毕业生原因简析

1、如上所述,当前整体就业形势已不容乐观,尽管院系对此反复宣讲,强调毕业生须适度降低就业标准,调整薪资目标,但仍有部分毕业生不能及时改变预期,造成“摩擦性失业”。

2、有的毕业生缺乏足够的就业竞争力,诸如挂科过多、四级未过、没有学位、缺乏实践等。还有的缺乏足够的就业主动性。

3、院系开展的就业指导和与服务还需进一步深入,个性化指导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4、部分毕业生准备升学但尚未考取,或办理出国而尚未成行。

四、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简要回顾

(一)、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学院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本,继续完善“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全面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深入开拓就业市场,加强“三个引导”,引导我院毕业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我院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引导我院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努力实现我院毕业生的充分就业。

按照学校要求,切实落实“一把手负责制”,把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关系全院发展的大事来抓,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想方设法解决毕业生就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充分就业。形成学院党政领导、辅导员、班主任以及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

(二)、2014年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路和做法

    1.继续坚持“四个重点、四个注意、四个做到”的工作策略。“四个重点”是:重点推荐优秀毕业生就业;重点推荐女生就业;重点推荐经济不发达地区毕业生就业;重点推荐弱势群体家庭的学生就业。“四个注意”是:注意鼓励在生源地有就业意向的毕业生回去就业;注意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和广东省12个山区(韶关、河源、梅州、汕尾、阳江、湛江、茂名、肇庆、清远、潮州、揭阳、云浮市)就业,到非国有企业去就业;注意动员经济发达地区毕业生回生源地就业;注意督促毕业生早定位、早落实就业单位。“四个做到”是:做到公平公正,择优推荐;做到不浪费单位用人信息,有效利用和安排单位用人信息;做到毕业生就业率比前一年有所提高;做到全体毕业生都能文明离校。

2.学院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陕西、重庆)和广东省12个山区市就业,学院将给予隆重表彰和报道。

3.毕业生的双向选择活动在2014年5月30日前完成。没有落实就业单位又不申办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其就业计划做回生源所在地区,由生源地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继续推荐就业。

4.到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性质的企事业单位就业及采取人才租赁方式就业的毕业生,其人事档案关系应当挂靠在学院推荐的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机构,其党、团组织关系应及时转入用人单位或人才机构的党、团组织。

5.因各种原因结业的本科生,原则上回生源地区就业。在5月30前落实工作单位,且单位明确知道该生为结业生,学校予以派遣,并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等字样。

经教务部门批准的推迟毕业的本科毕业生,需给学院留下有效的联系方式。取得就业资格后,必须及时主动与学院联系,提供有关证明材料,方可列入下一年度就业方案。

6.准备出国或去港、澳、台的毕业生,需在5月30日前向学院提出申请,并提供有效证明,毕业时学院将其户口、档案迁回生源所在地。毕业生派遣后学院不再受理留学申请。

因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等原因不参加学校派遣就业的毕业生,毕业时可根据其本人的意愿办理其户口、档案迁回生源所在地的手续,或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7.毕业生已到用人单位报到后,学校不予接收户口、档案退回且不作任何就业调整改派。如果毕业生已经由用人单位将户口、档案转回学校的,学校将户口、档案直接转回生源所在地。

8.按照有关文件,继续实行毕业生暂缓二年就业的政策。2014年6月1日至6月6日为办理暂缓就业手续时间。除已签定《就业协议书》并取得了有效接收函和校内升学的毕业生外,其他去向的毕业生包括暂缓就业、出国、校外升学、自主创业、回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均须在此期间提出相应的申请并进行登记。对自己的去向不作任何表示的,视为同意学校将其就业方案列回生源地。学院不受理结业和肄业学生的暂缓就业和保留户口、档案的申请。

9.毕业生的档案交寄以毕业生的就业方案为依据。6月20日至7月30日为就业派遣、整理毕业生个人档案的时间,在这期间不办理档案交寄方案的变更手续。

10.毕业生就业协议书对应每位毕业生只有唯一的编号,由学院集中管理,使用时发放。就业协议书自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名盖章之日起生效。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签章后10个工作日内持协议书到学院和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鉴证。

11.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建立毕业生离校后的就业情况跟踪与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反馈毕业生的就业情况。

12.要认真做好毕业生派遣工作。学院负责毕业生工作的老师要按时领取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并及时通知毕业生本人签领。

 (三)我院针对毕业生就业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1、举办各种类型的讲座。从大三下学期开始,我院对毕业生定期开

展了关于就业工作的讲座和会议,包括:毕业生就业动员大会、各种类型的考研指导讲座、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余明老师、陈永晴老师为毕业生做的面试技巧和档案派遣等讲座,以及邀请猎聘网人事经理和拓优顾问有限公司资深HR为毕业生传授求职技巧和分析就业形势。

   2、建立了以副书记、辅导员和班主任为核心的就业责任机制。要求毕业班的班主任同毕业生展开一对一的谈话,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动态,消除毕业生的疑惑,解决毕业生的心理等有关问题。最终反馈到辅导员和副书记处,对就业过程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进行统一指导和解决。

   3、以系为单位,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细致化。根据每个系的特点,由系主任领导各系老师,结合专业强化毕业生的技术性操作,使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求职过程中尽量找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

4、突出专业优势,提供就业机会。我院各专业均有自己的教学实习基地,尤其是社工系和土管系,与外界有广泛的联系,如社工系的东莞横沥隔坑的社区服务中心、中山市博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海珠区司法局以及北斗星社区服务中心网站,还有土管系的国地局等,这些实习基地每年均为毕业生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实实在在的工作岗位。

5、注重就业信息的传递。我院在院网主页设有就业指导网,内中列有学院近期的招聘信息和有关就业的政策与指导。包括指导毕业生如何签订就业协议书、毕业生户口迁移有关事项、“三支一扶”优惠政策、人事代理等信息。同时,又组建了毕业生的通讯网,通过级委—班长—每位同学的上下传递渠道,以Q群和飞信作为信息平台,及时准确地将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告知每位毕业生,再以此为媒介,将毕业生的参与程度反馈至辅导员处,通过此种互动链接,辅导员便可以对找工作消极的同学开展有针对性地谈话。

6、收集了每位毕业生的档案,详列了毕业生的基本情况。掌握毕业生的个人信息、在校期间奖惩情况以及就业意向。另外辅导员留有毕业生个人制作的电子简历,遇到用人单位有招聘需求时,可以直接挑选比较符合要求的学生简历发送至用人单位,以防止时间的延迟导致机会的错失。

五、存在的问题、解决的思路与进一步做毕业生工作的考虑

1、进一步加强全程化就业指导

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体系,不断补充新的、更全面、更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有计划地把就业指导贯穿到学生在校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院系要进一步加大对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尤其是对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有重点地开展个性化指导的力度,更好地实现就业的点面结合。

2、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学校及院系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走出去、请进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就业信息,并争取更好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充分架设好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桥梁纽带, 促进毕业生就业并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3、加大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力度

随着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进展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战略性调整,按照国家有关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文件精神,要加大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地区、基层岗位就业的力度。

4、进一步加强与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

院系应通过更加深入的专业供需前瞻分析、就业率分析、毕业生质量调查等工作为今后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展开奠定更好的基础,进一步加强与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

 

 

                                       公共管理学院

                                      2014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