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晚,MSW教育中心邀请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的发展总监陈婉女士作为主讲嘉宾,在公共管理学院402室成功举行了题为“快速变化潮流下的非营利组织筹款”的学术沙龙,此次沙龙是MSW“行动与反思”学术沙龙系列之一。除了17级MSW第四组的同学外,其他组的若干名同学和本科生也被吸引,参加了此次沙龙的讨论和交流。张木明副教授、陈晓梅副教授出席了沙龙,MSW教育中心主任廖慧卿副教授担任主持。整场沙龙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进行,同学们收获满满。
现担任广州市恭明社会组织发展中心发展总监的陈婉女士也是中级社工师,她在公益领域有着丰富的项目管理和能力建设经验。她的从业经历非常丰富,在某知名商业公司工作三年后,有七年在小城镇开展乡村青少年支教工作的经历;长期以来在公益支持型组织从事能力建设项目。沙龙开始时,陈婉老师通过“众筹”、“腾讯99”、“创投”等词汇激发同学们回想他们生活中关于捐款与筹款的经历,从而引起同学们对筹款行为的思考,希望同学们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度。随后陈婉老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围绕筹款的原因、对象、方式以及所需的心态与技能等几个方面与同学们展开讨论与分享。她特别对筹款背后的目的与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提出筹款(人)并不是以筹到款项的多少来衡量筹款活动的成功与否,更多是希望透过筹款活动让公众关注社会上的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给予他们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支持与关怀,从而使人与人之间的心慢慢地连接在一起。陈老师指出这一过程就是筹人心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大团结、建设美好和谐社会的过程。 【陈婉老师介绍筹款理念】 接着,陈婉老师从机构的角度来分析筹款行为,并给出三点有意义的思考:(1)多样性带来稳定性。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来自个人、企业和政府的捐助,资金来源的多样性能使机构带来运营的平衡性,从而实现机构的稳定性;(2)资源足够即好。相对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来说,公益机构更注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维护公益生态资源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3)筹款需要与时俱进。随着商业化和“互联网+”等模式的渗透与影响,机构的筹款模式也需要作出创新更迭的思路转变。 紧接着是自由讨论环节,陈婉老师与同学们针对社会公众捐款意愿低下、捐款人如何甄别机构筹款项目的质量、个人及其朋友圈对筹款行为的作用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交流。 【同学们热烈讨论中】 沙龙的最后阶段,在场的老师进行了评论。张木明老师分享道,筹款体系的完善需要有个过程,社会工作者在坚守专业价值的前提下,需要加快对商业模式的学习与借鉴,从中吸取有益的养分为“己”使用,同时避免个人信誉被绑架,职业与个人信誉要区别开来,不要背负太多的感情债。廖慧卿老师也总结道:筹款人更多需要站在捐款人的角度思考其捐款的态度和意愿,加强筹款活动后续的反馈服务;同时赞同筹款是筹人心,是教育和赋能的过程,筹款的专业化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同样我们需要警惕避免类似“冰花男孩”误导捐款事件的发生,需要充分保障捐款人知情权。 最后,廖慧卿老师对陈婉老师的到来及经验分享表示感谢。本次沙龙活动不仅拓宽了同学们对非营利组织筹款管理的认识,激发了他们对公益行业的关注,也加强了同学们对生活观察及问题反思意识的提升。 文:范铬华 图:刘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