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工作高端论坛(第11期):社会工作案例研究(第二期)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12-11浏览次数:85

       20231210日下午,我院社会工作学科团队举办了第11期社会工作高端论坛,邀请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和清为我院社工系师生开展第二期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工作坊。本次案例工作坊是第一期工作坊的学习延续,除了我院社工学科团队的各位师生,还有来自社工机构的多位资深社工共同参与。

张和清教授介绍主题

  

  张和清教授从社会工作实践出发,讲述了如何撰写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如何进行过程分析以及如何梳理文献框架。“总结是大而泛的,研究是小而精的”,张和清教授指出,要突破总结的思路,用研究的思路写文章。张和清教授重点讲述了要在实践中提出“独特的、深入的、创新的经验性问题”;要运用过程-事件分析方法开展分析,关注“3W”;在梳理文献框架时,要“追根溯源”“层层递进”,从原理论出发,最终回归到研究问题中。

张和清教授分享观点

  

  其后的在小组讨论环节,学院师生和资深社工两两配对,就案例问题、理论分析展开了热烈探讨。各小组带来的案例精彩纷呈,既有健康社会工作领域的“腹膜透析患者病耻感介入”,也有农村社会工作领域的“社工站直聘社工工作现状和优化”、“五社联动中村民参与积极性激发”、“家庭农场和心智障碍者社区融入”、“城郊社区居民参与和文化动员”,以及基层社区治理领域的“社区慈善基金会机制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社联动机制”等问题。张和清教授仔细聆听了每个小组的分享,并给予经验性问题的方向以及逻辑思路的建议。


张和清教授提出建议


  工作坊交流深入、讨论热烈,从下午两点持续到晚上七点,所有与会人员牺牲了宝贵的周末休息时间,投身进本次工作坊。通过本次工作坊,我院师生对社会工作实践案例中研究内容的撰写逻辑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次工作坊为推动我院社会工作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平台,也为我院师生和资深社工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


张和清教授简介: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硕士和哲学博士,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中心主任,民政部“全国城乡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华南片区委员会主任委员。曾任广东兜底民生服务社会工作“双百计划”总督导、广东省社会工作发展促进会会长。有丰富的研究成果,著有《农村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中国的实践与反思》《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六十年》等十余部著作及教材,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妇女论丛》《开放时代》等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荣获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培训及发展基金第二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人奖。研究方向涉及社区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灾害社会工作、边缘群体社会工作。


/图:潘楚敏 宁选琳

初审:林诚彦

复审:卓彩琴

终审:蔡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