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社会治理、社会工作、社区和社会工作者等概念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农村社会工作实务领域的认识,让学生扎根真实、鲜活、开放的社会现场,推动实践田野和学校课堂的有机融合,培养“想干、敢干、会干”的学生,2023年11月19日,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卓彩琴、唐晓容两位老师带领2023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分别前往从化区江埔街凤二村、从化区鳌头镇帝田村开展《社会工作导论》实地教学实践活动。
卓彩琴老师、2023级社会工作1、2班同学和社工在凤二村合影
唐晓容老师、2023级社会工作3、4班同学和社工在帝田村合影
凤二篇
2023级社会工作1、2班的同学到江埔街凤二村开展研学活动,并以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深度参与社工站举行的大型亲子游园活动。活动开展前,同学们在老师和社工的全程指导下,参与活动方案设计、协调相关单位、围绕实际问题等进行讨论。随后,凤二村社工站李站长介绍了社工站的情况,带领同学们游览凤二村及做下午活动的简单分工。
社工进行任务分工
社工介绍站点服务
下午,根据分工安排,同学们担任亲子游园活动的摊主角色,从准备活动物料、熟悉游戏规则到布置活动场地等流程都井然有序。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既是秩序维持者,又是完成任务的“裁判者”,手中的印章既肯定了完成任务的亲子队伍,同时又激发了亲子们的参与动力。面对较高难度游戏及道具破损时,同学们通过互帮互助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此次游园活动不仅促进了村民的亲子沟通,提高村民对社区的归属感,更促使同学们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协助开展游戏“快乐套圈圈”
同学协助开展游戏“无敌风火轮”
协助开展游戏“乒出精彩”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分享感受
卓彩琴老师作活动总结
帝田篇
2023级社会工作3、4班的同学来到鳌头镇帝田村。活动开展前,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和搜集帝田村的基本资料,设计当天的活动方案,在与社工的协商调整中不断优化方案。随后,同学们分为两组,一组同学和一线社工、社工实习生就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现状和困难展开主题座谈,并分享自己的服务经历,跟随社工“走村”为下午的游园活动做宣传,体验社工和村民的日常互动。另一组同学协助社工开展“装饰儿童之家”的议事活动,深度参与一节小组的执行。众人一起集思广益,就“儿童之家应该是怎么样的?”展开话题讨论,最终形成儿童之家的装饰方案。
主题座谈
儿童议事活动
“走村”和村民交流
同学们和农户霞姐合影
下午,同学们分为三组分别协助感恩节游园活动、困境儿童入户探访、儿童议事会手工活动。第一组同学主动承担游园活动的摊主任务,从熟悉游戏规则、布置活动场地到引导村民参与等流程都有条不紊地展开,活动现场秩序井然,村民们踊跃参与,其中在一些有难度的游戏环节,同学们能够运用社工的情感反应技术去鼓励受挫的村民继续参与。第二组同学和社工一起入户探访村里的困境儿童家庭,通过询问困境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了解其是否有困难。探访结束后同学们积极和社工了解情况并告知搜集到的服务需求。第三组的同学在上午的活动基础上和小议员们一起制作装饰儿童之家的手工作品,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创作想法和观察,回应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的感受。
游园活动现场
游园活动摊位游戏
探访困境儿童家庭
儿童议事会手工活动
本次实地教学实践活动是我系《社会工作导论》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后的进一步创新尝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三全育人”要求的具体举措,是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其目的是让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在实际场域、实务情景中进一步明晰对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解,加深对农村社会工作服务的认识。
通过从化之行,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更是真切体验了一线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借助参观、访谈、发现、对话、参与等形式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深化专业认同,将实践习得转化为继续学习和实践的内驱力。我院也将继续支持开展更多元、更丰富、更接地气的田野课堂,真正将专业理论和田野实践相结合,着力培养人格健全、知农爱农,富有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全力打造国家级一流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点。
文图:胡锦城、卓晓慧
初审:卓彩琴、唐晓容
复审:杨正喜
终审:史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