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共管理学术工作坊(第35期):理解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语境与研究问题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11-26浏览次数:10


                               

2024年11月22日上午,公共管理学院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会,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孙柏瑛教授受邀莅临学院,以“理解中国城市基层治理:语境与研究问题”为主题,与师生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场知识与思想的碰撞交流之旅。

 

 

孙柏瑛教授做分享

孙教授首先从近日备受关注的广州宠物中毒事件入手,引出基层的压力和抑郁如何排解、人们在公共空间里如何相处等问题,强调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提出基层治理关注日常生活,重构基层治理其实是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问题。

孙教授指出基层社会治理运行的复杂性,包括三大基本逻辑:政治行政逻辑、市场逻辑与自治逻辑。基层治理需要采取复合策略,多管齐下与左右开弓。包括:政党治理/政治统合/政府负责科层机制;法治化路向、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专业化;社会资本:社会组织、社区、传统社会资源;协商民主、自治;市场组织、资本嵌入及其物权管理;网格、信息化、智慧城市等技术工具。

孙教授用“四个关键词”——转型、适应性、秩序重构与治理能力概括了基层治理的本质。首先,孙老师以自身经历启发我们认识到转型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问题:中关村商业圈被学区逐渐代替,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基层结构。她进一步指出,北京区域面积不断扩大,“职住分离”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甚至让自己失去家庭生活。

在讲到适应性时,孙教授表示所有后发国家的转型都是以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政体、治权为参照系的,“权利导向”成为会演进的显著特征。同时,民主权利、民主问责、法治国家成为转型中社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主要脉络。传统的后发国家有许多问题需要回答:是否要选择与社会发展、技术创新相适应的道路,以及以怎样的理念选择适应性?

 

孙柏瑛教授做分享

在提及秩序重构时,孙教授讲到了“统合主义”这一概念,她认为在做基层工作时,可以发挥组织中有公共权威的带头大哥的作用。接着,孙老师举了北京党员“双报到”的例子,孙老师自己既是中国人民大学党组织成员,又是所住社区党组织成员。她认为这种模式下,群众力量的发挥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更高效的基层治理,这是一种社区与社群的自治及其规则创制的自下而上的秩序。

孙教授还提到在多元的复杂性社会中,国家的治理能力成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要素。当下中国协调基层与决策层的“中间结构”,底层人民在遇到困难时容易选择极端的方式来扩大事态以达成自我利益维护等目的,这提醒我们更要注意提升以下五大能力:国家统合与资源分配能力;回应(服务供给、利益整合)能力;精英吸纳与资源提取能力;公正维护、维持能力;尊重人的尊严的能力。

在讲座的最后,孙教授提出,我们今后基层治理的研究可以从治理情境、治理结构、治理过程、治理行为、治理技术与治理绩效这六大视角展开。治理情境方面,我们要关注政策或治理行为所处的环境场景及其特性。治理结构方面,我们要关注行动主体形成的权力、责任、义务的关系模式等内容。治理过程方面,我们要关注政策、治理过程中的主体、行为间关系的互动、集体行动的产生。治理行为方面,我们要解释特定微观的社会治理行为的内生逻辑。治理技术上,我们要应用信息、人工智能技术、政策工具。治理绩效上,我们应该从治理的产出状况评估(效能)。

 

孙柏瑛教授与到会老师合影


文图:城乡公共治理团队

初审:侯建国

复审:贾海薇

终审:蔡茂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