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斌,河北承德人,华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军人才。2014年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
孔祥斌教授以服务国家耕地资源安全战略为己任,重点围绕耕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与保护开展一系列的创新研究,在耕地质量与产能评价、耕地保护转型和耕地耦合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理论、政策和落地集成创新研究。
孔祥斌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各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1项、主持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科技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部级项目50多项。累计发表中英文文章230篇、报刊观点文章60多篇,其中SSCI/SCI收录51篇。在《Nature》上发表了“China must protect high quality arable land”的文章,为国家提出耕地保护与治理相关政策建议30多次并获得批示。出版专著及教材9部,参编中英文专著2部,制定行业标准5项。
孔祥斌教授先后获得自然资源部、教育部等各项科研奖励10多项(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是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国际优秀访问学者。
孔祥斌教授是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国家级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地学部会评专家、农业农村部第一届耕地质量咨询专家、自然资源部农用地质量评价特聘专家、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支撑粮食安全和高质量发展现代格局咨询研究首席专家”。
孔祥斌教授是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国2040农业农村现代化工程科技战略”、科技部“十四五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规划战略”、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战略以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耕地资源与人口政策转型”特聘战略专家,是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耕地资源调查、评价与保护特聘战略专家。
孔祥斌教授是中欧土地及土壤高层专家会(SEPLS)委员,欧洲景观农田联合会(ELFU)成员,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美国加州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是全球农业与粮食最高奖励获得者、国际土壤联合会主席、美国前土壤联合会主席、俄亥俄州立大学杰出教授Lal Rattan博士的合作教授,与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刘建国教授(著名生态学家)、美国农业部农业保持服务局Gary Feng研究员,在科学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建立了长期全方位战略合作。是《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期刊客座主编、《农业工程学报》编委以及《Land Use Policy》《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等30多种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主持国内外会议10次,应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美国土壤学会、全球食物安全研究联合会、法国农业部等世界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邀请在国际会议上做主旨发言、大会报告和分组报告30 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