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和清
教师个人信息
姓名:张和清 性别:男 学位:博士
学历:博士研究生 职称:教授 所在系/专业:社会工作
现任: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学科团队首席专家
主讲课程:高级社会工作专题研究坊等
主要研究领域:农村社会工作、灾害社会工作 、社区为本整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全国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研究
教育经历:
1983-09 ——1987-07 云南大学 大学本科/历史学学士
2002-09 ——2004-01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社会工作硕士
2004-01 ——2008-01 香港理工大学 博士研究生/哲学博士(社会工作方向)
曾经工作经历:
中⼭⼤学社会学与社会⼯作系教授、博⼠⽣导师,中⼭⼤学社会⼯作教育(MSW)中⼼主任
主要社会兼职:
(1)民政部全国社区建设专家委员会 委员
(2)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副会长(原)
(3)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农村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 主任
(4)广东省社会工作发展促进会 会长
(5)广东省社会工作与志愿者专家委员会 主任
(6)广东省政府粤东西北社会工作服务双百工程 总督导
(7)⼴东省社会⼯作师联合会副会长(曾)
(8)⼴东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曾)
(9)⼴州市社会⼯作协会常务理事(曾)
研究论文(代表性学术成果):
(1)张和清 尚静,社会工作干预与中国乡村生态、生计和生活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研究——以绿耕项目为例,社会学研究,2021,36(06) 北大核心CSSCI
(2)张和清 杨锡聪 古学斌,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和资产建立为核心的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社会学研究,2008(06) 北大核心CSSCI
(3)古学斌 张和清 杨锡聪,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学研究,2007(06) 北大核心CSSCI
(4)古学斌 张和清 杨锡聪,地方国家、经济干预和农村贫困:一个中国西南村落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02) 北大核心CSSCI
(5)张和清 徐菲,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反思,新视野,2023(01) 北大核心CSSCI
(6)李侨明 张和清,空间再生产: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基层治理的新策略——基于广东顺德S村的行动研究,中国社会工作研究,2023,(01) CSSCI
(7)向羽 张和清,政府购买服务准市场化的异化与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道路反思——以广东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为例,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5(02) 北大核心CSSCI
(8)张和清 陈曦,社会赋能、社会经济与社区减贫发展,社会发展研究,2022,9(04) CSSCI
(9)郭浩 陈雯璞 张和清,三重行动逻辑下A社区老年协会的生成研究,社会建设,2022,9(05) CSSCI
(10)张和清,社区文化资产建设与乡村减贫行动研究——以湖南少数民族D村社会工作项目为例,思想战线,2021,47(02) 北大核心CSSCI
(11)张和清 廖其能,发展型社会救助的中国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以广东“双百”为例,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8(06) 北大核心CSSCI
(12)张和清 廖其能 李炯标,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以广东社工“双百”为例,社会建设,2021,8(02) CSSCI
(13)尚静 张和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社会工作的实践逻辑及策略——以广东X村的社区减贫项目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8(04) 北大核心CSSCI
(14)张和清 闫红红,乡村振兴背景下社区经济的乡村减贫实务模式研究——以西南少数民族村落反贫困社会工作项目为例,社会工作,2020(06) CSSCI
(15)张和清 廖其能,乡镇(街道)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中互为主体性建构研究——以广东“双百计划”为例,社会工作,2020(05)CSSCI
(16)尚静 张和清,贫困、环境退化与绿色减贫——一个华南村庄的社会工作实践案例研究,开放时代,2020(06) 北大核心CSSCI
(17)张和清 闫红红 尚静,社区为本的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探索——国内外农村社会工作研究文献的综述,学海,2019(02) 北大核心CSSCI
(18)廖其能 张和清,社会工作督导范式转向研究——以“双百计划”协同行动为例,社会工作,2019(01) CSSCI
(19)闫红红 张和清,优势视角下农村妇女组织与社区参与的实践探索——以广东省M村妇女社会工作项目为例,妇女研究论丛,2019(02) 北大核心CSSCI
(20)张和清,扎根社区推动脱贫攻坚,人民论坛,2018(29) 北大核心CSSCI
(21)张和清,中国社区社会工作的核心议题与实务模式探索——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东南学术,2016(06) 北大核心CSSCI
(22)张和清,知行合一:社会工作行动研究的历程,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5(04) CSSCI
(23)张和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问题与农村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战线,2012(08) 北大核心CSSCI
(24)张和清,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思想战线,2011,37(04) 北大核心CSSCI
(25)张和清,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开放时代,2011(10) CSSCI
(26)张和清,主族控制下的族群杂居村落权力的文化网络视角,社会,2010 ,30(02)北大核心CSSCI
(27)张和清,社会工作:通向能力建设的助人自助——以广州社工参与灾后恢复重建的行动为例,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03) 北大核心CSSCI
(28)张和清 王艺,文化权力实践与土改之后的征粮建社——一个西南少数民族行政村的民族志研究,开放时代,2010(03) CSSCI
(29)张和清,扶贫经营政治的形成及其社会政治后果——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的个案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01) 北大核心CSSCI
出版专著/教材:
(1)张和清,迈向乡村振兴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绿耕经验的理论反思,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年出版
(2)张和清 廖其能等,“双百”社会工作概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21年8月
(3)张和清,现场(生命激荡的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5月
(4)张和清 杨锡聪等,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理论、实务与绿耕经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2月,社会工作硕士专业丛书
(5)张和清 许怡 徐岩,行动 反思 成长: 反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7月,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优秀论文选集
(6)刘梦 张和清,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1月第2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7)张和清,国家、民族与中国农村基层政治:蚌岚河槽六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2月
(8)张和清 “5.12”汶川⼤地震社⼯介⼊灾后重建的调研报告—以映秀为例》,2009.3,⽺城晚报出版社
(9)张和清,农村社会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7月,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10)张和清,文化与发展的践行——平寨故事,民族出版社,2007年2月
(11)张和清 向荣 高万红,弱势群体的声音与社会工作介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9月
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
(1)2016.11.1- 2021.8.1,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社会工作服务单项模式研究》(16AZD031),主持人
(2)2008.12-2010.3 民政部课题“社会工作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的角色和定位研究”,主持人
(3)2017 广东省民政厅课题,“广东社会工作发展十年研究”,主持人
(4)2009.10-2011.10广州市民政局2009年社工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社会工作试点项目“新农村建设-农村社会工作”从化试点项目,主持人
(5)2011.3.25-2016.10.31 从化市民政局“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共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和文化”,主持人
(6)2009.11-2012.11 香港理工大学“探索一个中国农村减贫的能力建设模式——以云南为例”,主持人
(7)2008.11-2011.12 香港理工大学“四川汶川灾后社区重建行动研究”,主持人
主要获奖: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第二届林护杰出社会工作学人奖
(3)2014年6月,省级 第七届广东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社区为本整合社会工作教育模式创新,二等奖
(4)中山大学第八届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博雅教育”——汶川科考实践教学探索(排名第三)
主要贡献:
政策设计:为社会工作行业发展的政策设计提供了依据,如历时两年17位学生参与的课程调研,促成广东省民政厅“双百计划”的出台。学生廖其能同学提出“协同督导”的模式得到省民政厅认可,并在全省得以推广应用。
人才培养:作为导师培养了11名高校教师,12名高级社会工作师,39名社会组织负责人、督导,在全国13个省市中引领当地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全国社会工作行业发展中贡献了独特、重要的力量。
中国特色本土化专业社会工作实践及行动研究:“绿耕项目”通过“社区为本”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推动乡村生态、生计和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作为广东省“双百工程”总督导,推动社工扎根村居,打通民生服务“最后一米”,培育社区自治能力,促进基层社会治理与可持续发展。两项成果为中国本土化农村社会工作实务模式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