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我院社会工作系召开春季教学工作会议,系统梳理过去一年在教学改革、实践育人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全系以建设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为目标,持续推进教学创新与实务融合,为培养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奠定坚实基础。学院院长唐斌教授、社会工作学科带头人卓彩琴教授及全系教师参加了此次教学工作会议。
教学改革:强化实务课程体系建设
2024年,社会工作系着力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新开设《乡村振兴社会工作》《社区治理实务》等4门实务型课程,构建“理论—实训—服务”三维教学模式。出版《流浪救助社会工作服务教程》《心灵社会工作》等4部特色教材,其中《乡村振兴目标下社工推进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从化实践》入选中国社会出版社重点书目,为全国社工教育提供鲜活的地方实践样本。
学科团队全年举办“案例研究写作工作坊”1期、学术沙龙4期,邀请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等专家指导教学案例开发,推动课堂教学与实务场景深度衔接。承办广东省本科高校社会工作教指委会议,牵头组织全省社会工作本科生论文征文及论坛,促进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实践育人:构建校地协同新格局
深化“政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全年新建广州市民政局、白云区白山村等10个实践基地,组织200余名学生参与基层治理、儿童服务等一线实践。学生团队斩获国家级、省级奖项11项,包括2项“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百强案例”、广东省“挑战杯”一等奖1项。
依托“百千万工程”实践项目,师生团队深入东莞、增城等地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形成《政校社合作推动社会治理经验提炼》等成果,相关建议被广州市增城区仙村镇人民政府采纳应用,实现教学成果向社会治理效能转化。
师资建设:锻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全年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程设计工作坊等专项活动6场,培育校级教改项目团队3个。聘请中山大学张和清教授担任兼职教授,组建“理论+实务”双师型教学团队。教师团队获评校级“四新”示范专业(文科唯一),《流浪救助社会工作服务教程》等教材被列为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重点推广书目。依托“省级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推动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全年组织师生参与风二村、帝田村等乡村振兴服务项目,开展“党建引领基层服务”主题实践12场,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展望未来:锚定专业发展新目标
2025年,社会工作系将以申报社会工作专业博士点为契机,深化“四新”示范专业建设,重点推进三大任务:一是联合社会工作部、民政部门、社会组织共建“社区治理”等教学案例库;二是拓展“百千万工程”实践项目覆盖面,计划年内组织300人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一线;三是建设“智慧社会工作实验室”,开发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模块,探索数字化教学新路径。
(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发展分中心)
文图:曾永辉
初审:古佳妍
复审:袁中友
终审:唐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