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第99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暨第17期发展对象培训班第5节党课

发布者:周毅发布时间:2025-04-20浏览次数:12

为帮助学员们与党员们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深厚价值与时代意义,充分发挥其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作用,公共管理学院于202541916:30在第三教学楼301教室举行第17期发展对象培训班第6节党课。本次党课主讲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王竹波副教授,公共管理学院88名发展对象和38名学生党员参加。

1 全体奏唱《国际歌》

党课第一项,全体起立,奏唱《国际歌》。在庄严神圣的歌声中,党课正式开始。

党课第二项,王竹波老师为学员们授课。首先,王老师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并从三个方面深入阐述。

第一,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来看,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肯定文化事业的繁荣成就和网络生态的持续向好,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2 王竹波老师讲话

第二,王老师引用多个国际事例,更加全面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从美国最高法院门楣上的立法者孔子雕像,到意大利女宇航员引用《兰亭集序》,再到韩国企业申请饺子外形专利,为学员们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同时,也警醒学员们增强维护文化主权的意识。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也更加明白保护文化命脉的重要性。

最后,王老师从我国与外国的角度再次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本国文化发展的源头活水,对世界文明也有独特贡献,传递了天人合一、尚中贵和、由己推人的独特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独立性与可传播性,要求学员们提高对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承担传承的使命。唯有坚定文化自信,方能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在时代浪潮中彰显民族独特魅力,筑牢精神家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理念、哲学智慧与人文精神,为我国发展提供精神指引、道德滋养,为其他国家提供精神养料,我们要坚定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主意识,将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中国全方位高层次发展注入精神力量。至此,公共管理学院第17期发展对象第5节党课圆满结束!(文/图 李梓菡/邱鑫 吴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