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一行来我院交流

发布者:学生工作办公室发布时间:2025-07-03浏览次数:10

625日上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发祥教授率学院专业学位中心副主任刘艳霞副教授、招生办周璐老师莅临我院座谈交流,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招生宣讲会和“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主题讲座。我院蔡茂华书记、贾海薇副院长、卓彩琴教授、廖杨教授、张开云教授、陈玉生副教授、罗天莹副教授、唐晓容博士等出席。

宣讲会上,周璐老师从学校建设维度切入,围绕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优势、培养特色及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具体政策进行了解读,她详细介绍了华东理工大学的学校建设、学生生活、办学宗旨和总体学科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学校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同时,聚焦实践研究去开展课程设计,针对研究生招生政策详细讲解了招生工作中的关键时间节点,并细致地回应了学生们关心的问题。

刘艳霞老师以MSW专业项目为核心,详细介绍了学科优势、师资力量、培养特色、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成果等方面。她指出,项目师资团队由何雪松教授领衔,拥有高水平的师资人才队伍,深耕社会工作专业研究领域,并与其他学院开展交叉学科培养。通过四十余家实习基地、香港实习机会以及"双导师制"等实践体系,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社工人才。

杨发祥教授以“识变、应变与求变: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工作与基层治理”为主题,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专业发展内容,分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将科技前沿与社会服务需求相结合,为社工教育注入创新动力。他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辅助决策、智能推荐、系统发展治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分享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社会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为社会工作提供更高效、更精准的服务支持。同时还强调,实现技术理性和人文精神融合,加强基层数字素养,以应对未来社会工作领域的变化。

当天下午,杨发祥教授为我院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与发展作辅导讲座和交流,就我院社会工作学科建设、课程设计、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互动环节展开深入交流,分享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实践、学术资源、学生培养、教育模式等经验,为我院社会化工作学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此次交流不仅加深了我院学生对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了解,也为有志于攻读社会工作专业研究生、博士生的同学提供了宝贵的升学指导。华东理工大学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前沿的学科研究,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未来,我院将与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更深入的交流,共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倪明娟

初审:陈玉生

复审:卓彩琴

终审: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