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筑牢理想信念根基、提升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与实践水平,我院于2025年10月19日15:00在启林北文创园召开第二十一期党员再教育读书会。公共管理学院各学生党支部的学生党员代表参加本次读书会。
本期读书会重温的著作是毛泽东同志于1941年撰写的《改造我们的学习》。此文旗帜鲜明地提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推动全党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为整风运动的深入开展奠定重要思想基础,也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提供理论支撑。

图1 公管学院组织开展第二十一期党员再教育读书会
读书会伊始,行政管理专业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党员代表徐鑫作为领学人,结合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脉络,对《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时代背景与精神实质进行全面系统的解读。
徐鑫同志首先回顾1941年前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的历史背景,指出当时陕甘宁边区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与此同时,党内存在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思想倾向,部分党员理论脱离实际,严重影响党的战斗力和团结统一。在这一历史关头,党中央决定开展一场深刻的整风运动,旨在破除教条主义束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的结合。本文正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写下的重要文献《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著作为当时的整风运动奠定重要的思想基础,而且对我们今天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党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2 与会人员认真参与读书会
在心得体会分享环节,多位党员结合自身学习与工作实际,深入交流文章中关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思想。其中,余沛林同志表示,《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深刻批判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不良学习风气,借此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文中指出,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不能仅仅停留在背诵条文、死记硬背的层面,而要将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这一思想放在当下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有时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写乡村治理调研报告时,经验启示部分往往过度依赖既有的参考文献和主观经验,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调研;在学习党的理论时,满足于表面理解,没有真正将理论融入到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过程中,导致理论学习流于形式。

图3 学生党员代表踊跃分享读书心得
在好书分享环节,其中一位党员同志为大家推荐《青春之歌》一书,此书不仅仅是一部革命小说,更是一首青春的赞歌。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段故事,都在提醒我们青春的宝贵和责任的重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珍惜这段美好的时光,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图4 学生党员代表积极进行好书分享
经过四十分钟的分享与交流,周毅老师为本次读书会进行总结点评,将读书会推进尾声。周老师围绕“怎么读”“怎么讲”“怎么想”,对党员再教育读书会提出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学习毛泽东同志生动形象的文风,并训练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与文化底蕴。本次读书会,党员们对《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在共同讨论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至此,第二十一期党员再教育读书会圆满结束!本期读书会党员同志收获颇丰,期待大家在以后的读书会上会有更多精彩的交流与分享。

图5 读书会党员代表合影
以下是部分党员的心得体会节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分量比我们想象的要重得多。文章里批评了一种现象,就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这讽刺的就是那种对实际情况一知半解,却喜欢夸夸其谈、发号施令的人。《改造我们的学习》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真正的知识,根植于实践的土壤。脱离了实际,我们的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发言也就会变得空洞无力。这提醒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先沉下去,做足“调查”这个基本功,让自己的每一个观点、每一个行动,都建立在坚实的现实基础之上。
——行三党支部麦绮晴
重温《改造我们的学习》,让我对党的思想路线与优良学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报告中批判的“言必称希腊”式空谈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在我们的专业实践中同样具有警示意义。如果我们社工在帮助服务对象的实践中,只是一味照搬课本上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忽视服务对象因其他生活经历产生的特殊心理需求,将会导致我们的服务难以走进服务对象内心,难以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关系。这让我真切体会到,无论是党员开展工作还是社工提供服务,脱离实际空谈理论、仅凭书本经验办事,都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唯有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让服务落地见效。
——社工党支部王铱琳
《改造我们的学习》不仅教会我科学的学习方法,更塑造了我的专业价值观。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多为困难群体,他们的需求往往被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放下预设偏见,真正倾听服务对象的声音。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理念已深深融入我的专业认知。未来在服务中我都将坚持以服务对象为中心,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精准把握其真实需求,用专业、务实的服务为他们赋能。同时,我也会始终保持谦逊好学的态度,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提升专业素养,努力成为一名有温度、有能力、有担当的社会工作者。
——社工党支部曾燕晴
(文/图 行一党支部徐鑫/党务宣传部)



